看見職場女性的需求?台灣少子化政策的能與不能

少子化政策

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03-23 by Sonia

台灣少子化危機已經超過20年,少子化趨勢來的又急又猛,關於少子化原因的討論、政府提供的補助時常佔據新聞版面,但是到目前為止,臺灣的少子化現象仍然沒有「回彈」的跡象,生育率仍然逐年下滑,究竟為什麼臺灣社會在短時間內有如此大的轉變?目前的少子化政策能否回應職場女性的需求?這篇文章我就從自己的經驗出發來討論。

台灣少子化趨勢

臺灣總生育率推估數(資料來源:國發會

在我們爸媽出生的1950~1960年代,當時臺灣正處於農業時代,農家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農忙時有充足的人手才有辦法工作,加上當時的女生大多在20歲以前就結婚了,因此我的奶奶生了10個孩子、外婆生了6個孩子,這都不包括出生後不久就夭折的孩子。

到1973年時,政府推動「2個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的家庭計畫政策之後,到了我們出生的年代(絕對不能透漏是哪個年代XD),同學們家裡大概都是2-3個孩子,偶爾有少數同學家裡有「七仙女」,可想而知大多是因為傳統傳宗接代的性別考量。

而我們自己家裡則是爸媽生了3個男孩之後,想要有個女兒,結果一不小心生了雙胞胎,就有了5個孩子。不過我們的家庭人口數,在當時的已經算是非常特例了,我媽常說,當時懷孕時衛生所的公衛護士一直到家裡來關切,害她看到公衛護士都會不好意思。

一直到我們自己生育的年代,我們周遭的同學朋友,學歷至少都有大學、研究所,持續深造博士的人也有。因為學歷提升,也使得女生平均結婚年齡來到32歲,在結婚之後,大多數人是生2個或1個小孩,偶遇到有生3個小孩的親朋好友,每次碰面我們總得很恭敬的奉上我們的膝蓋。

另外也有人因為在婚配市場中找不到合適的人選而選擇不踏入愛情墳墓,或是當自由自在、令人羨慕的頂客族。

雖然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生命經驗,不過對照臺灣整體總生育率,大致上也是相似的趨勢。

也就是,臺灣社會的整體人口、經濟、社會結構,就在這短短的3個世代之間有了劇烈的改變,我們代與代之間的生活型態、價值觀念差異相當大,尤其對生育的主體-「女性」而言,我們的生命經驗差異,最終展現在我們對是否進入婚姻、是否生育的選擇上。

台灣生育率與主要國家比較

根據聯合國的研究指出,世界各國平均生育率從1963年最高的5.3,到2020年已下滑到2.3,若比較世界各國的生育率,發現2023年世界各國預估生育率最高的國家是尼日(Niger)6.73,其他主要國家生育率如下表:

國家生育率
以色列2.54
印度2.07
法國2.02
美國1.84
比利時1.77
丹麥1.77
芬蘭1.74
澳洲1.73
瑞典1.67
英國1.63
俄國1.6
德國1.58
加拿大1.57
世界主要國家2023年預測生育率比較(資料來源:The World Fact)

一般常見的生育率定義指的是一位女性一生的生育總數,要達到人口替代水準的總生育率是2.1,低於2.1就是低生育率,低於1.5就是超低生育率。

從世界主要國家的總生育率可發現,目前多數已開發國家的總生育率已低於人口替代水準,不過,全世界總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其實是在我們所在的東亞地區。

亞洲主要國家總生育率
亞洲主要國家總生育率(資料來源:國發會

根據國發會的統計,東亞的日本、新加坡、中華民國、韓國和香港從2000年以來的總生育率都遠低於人口替代水準,而且總生育率下降的趨勢到2022年為止仍然沒有回升的趨勢。其中在2012年的上升,主要是因為12年一遇的龍年,中華傳統文化「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使得每次的龍年總生育率都會有稍微提升的現象。

少子化原因

關於少子化原因的討論已經非常多了,大概不出是低薪、高房價、公共托育數不足、托育費用太高等因素,另外近期也有研究指出,我國文化把「婚」和「育」綁在一起,也就是在傳統文化女性「貞操」的觀念下,認為未婚生子的女性是不知檢點,因為如此,在平均初婚年齡提升、不婚人口增加的狀況下,生育率始終無法提升。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我想從台灣職場媽媽所面臨的困境來討論女性不願意生小孩的原因。

1.工時過長

台灣工時之長幾乎是世界之最,根據研究,台灣勞工平均工時50.4小時;勞動部的統計也指出 2018 年的台灣勞工每人全年工時為 2,033 小時,排在全球第 4,和亞洲鄰近國家相比,僅次於工時全球最高的新加坡,排名第二。

以每周工時50.4小時來說,平均每周5天工時是10小時,若再加上通勤時間,大約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是10~12小時,也是對職場媽媽來說,早上7:30出門,要到晚上7:30才能到家。

而小學通常下午4:00放學,如果家裡沒有後援,小朋友就必須在放學後繼續上第二輪的學-安親班,等到爸爸媽媽拖著疲累的身心到安親班接孩子時,到家也差不多是晚上8:00了,接著檢查作業、洗澡、準備隔天上學的物品,到上床睡覺時,保守來說至少晚上10:00了。

這樣的時間表,日復一日,不只是大人,連孩子都異常疲累,更別提生活品質了。

2.完美母職的框架

在雙薪家庭高達7成的台灣,並不因女性進入職場而對「媽媽」的角色有所寬容,傳統文化觀念中仍舊認為「母愛」是女人的天性,「母職」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包括整理家務、照顧孩子、扮演孩子的玩伴、成為孩子的教育者、開導者、慈愛的撫育者,都是媽媽的工作。

對於職場媽媽來說,每天從職場下班後,回家是第二份「母職」工作的開始。

如前所述,平均每天工作10小時的台灣勞工,職場媽媽們若再加計回家後的「母職」工時,就至少是12-13個小時,也難怪許多女性婚前時尚動人,當媽媽後時常嚇人。

職場女性需要的少子化政策是什麼?

政府為了解決少子化問題,從107年推出「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10年修正計畫後,在少子女化計畫中總共有「擴展平價教保」、「減輕家長負擔」「平價教保續擴大」、「就學費用再降低」、「育兒津貼達加倍」五大重點策略。

從五大策略中,除了增設公立、非營利、公共化幼兒園外,其餘的策略都可以歸納為「提供現金補助」,並且大多都只針對學齡前幼童提供相關補助,從逐年降低的總生育率即可得知,目前的少子化政策對於提升育齡人口的生育意願並沒有顯著成效。

究竟職場女性需要什麼政策協助,才會提高生育意願?我們的企業、社會和政府除了目前以現金補助為主的少子女化政策外,還能做些什麼才能緩解少子化危機?我想提出以下3點來和你討論:

1.縮減工時

研究指出,工時和生產力不成正比,東亞地區勞工工時居全世界之冠,然而生產力比之歐美國家卻沒有比較高。

雖然對於有家庭照顧需求者,勞動部亦提出「彈性工時」的政策,惟彈性工時僅是把工時在1天、2天、4週或8週中不同時段做挪移,但因為長工作而減少的家庭相處、照顧時間並沒有增加。

因此,與其彈性工時,身為媽媽,真正需要的其實是縮短工時,對全職工作的職場媽媽來說,落實每週工時40小時,或朝已開發國家的每週工時35-38小時邁進,確實執行不加班政策,或杜絕主管在下班後持續透過網路交辦工作,才能增加生活餘裕、大大提升生活品質,真正做到 “work-life balance”,也能提高不婚不育者的生育意願。

2.調升薪資

台灣的低薪不僅只是勞工受到剝削的問題,更是嚴重影響受薪階級的生活品質,多年來實質薪資倒退的現象仍舊持續中,對比逐年提升的房價和物價,讓許多年輕人選擇「不戰而降」,直接當躺平族,及時享樂過著小確幸的生活,比生兒育女、計畫未來更有吸引力很多。

根據衛福部2018年的「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兒童篇」指出,台灣學齡前兒童的媽媽有工作的比率是62.5%,當孩子進到小學之後,媽媽有工作的比率就增加為78.8%,也就是說,台灣有超過7成的家庭是雙薪家庭

除了一方面顯示女性婚後在家庭中享有較高的經濟自主權外,另一方面也代表單份收入來源不足以支應家庭生活開銷,或無法支撐好品質的家庭生活。

然而這兩者的意義全然不同,前者所代表的是家庭有選擇的自主權,因為女性希望在婚後仍能保有在工作上追求自我實現或經濟自主的空間,因此「選擇」投入職場;而後者是代表婚後女性並沒有選擇在家陪伴孩子成長的自由,因為只有單薪不足以支應生活,正所謂「工作陪不了孩子,不工作養不起孩子」,因為低薪環境,讓婚後的媽媽陷入了左右為難。

🔎延伸閱讀:《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婚姻經營你必須知道的3件事

3.促進性別平等,婚育脫鉤

性別平等包含的面向很多元,在少子化的討論裡,和性別平等較相關的,包括:婚姻制度、家務分工、對女性的貞操觀念等。

在婚姻制度部分,儘管大法官早已宣告民法第一千零零二條中「妻以夫之住所為住所」的規定是違反性別平等的憲法規定(請參考大法官釋字第452號),雖然在住所的部分在法律上已解套,然而在婚姻中,女性婚後即與原生家庭產生切割及斷裂,女性婚後回家為「作客」,生活一切需以婆家為宗的觀念仍然存在許多家庭中。

這種傳統婚姻觀念對教育程度已經與男性不相上下的女性而言,顯然是為一種束縛,與其進入婚姻受傳統性別框架的束縛,有越來越多女性不把進入婚姻視為必然選項。

當婚姻成為女性可選可不選的選項後,再與中華傳統對女性的貞操觀念相互交織後,造就沒有進入婚姻的女性,就不會有當媽媽的選項,對比歐洲瑞典、法國等國家非婚生子女比例早在2008年時就已經超過50%,東亞國家如日本則只有不到3%,台灣則長年低於4%。

許多女性不想進入婚姻,不過對於「當媽媽」仍然有嚮往,因此雖然因襲五千年的女性貞操傳統觀念改變不易,不過政府可以先從相關法令配套來提供沒有伴侶的,但經濟自主的女性有獨立養育孩子的空間,如:開放單身女性合法人工生殖,透過法令先行,來推動傳統觀念的改變。

結論-緩解少子化危機,沒有人是局外人

台灣的少子化現象已經經歷了20年之久,致使台灣人口在2020年開始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的年代,除了人口自然出生數<人口自然死亡數以外,社會移入人口更是不多,造就的問題從經濟衰退、勞動力減少、醫療支出增加、照顧壓力增加等各方面都有,雖然有些環保專家從環境保護的層面來討論,人口數減少並不全面都是負面影響,因為人類數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就會減少,因此反而在環境的保護上會是相當且直接的有益。

然而不能否認,未來在台灣的少子化趨勢,除了可能使得目前每一位勞動人口都別想在65歲時就退休,更有可能的是我們必須保有健康的身心,並且在65歲之後仍然需要持續工作,才能維持勞動市場運作;另一方面,老人照顧議題更是隨著年輕人口減少後日益嚴重的問題,除了期待未來能開發出照顧老人的AI機器人外,我們多數人都得面臨照顧老人和自己年老後被照顧的問題。

因此,沒有人是少子化議題中的局外人,要如何為減少少子化盡一份自己的心力,需要你我共同面對挑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